(党委工作部 讯 韦曙光/文、图)7月13日上午,我院2017年基层党组织培训班学员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瞻仰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们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共同聆听了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郭建民教授带来的一堂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报告。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篇阐述共产党人世界观修养、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作讲演时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中共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外的一片小树林下,郭建民教授结合了大量历史故事和实例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以及当代价值等几方面作了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论述。
郭教授的详细讲解,加深和拓展了学员们对共产党员修养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深切感受到:重温这篇著作,就是让我们知道自己在理想信念方面的差距,更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理想信念上做‘明白人’,在道德品质上做‘高尚人’,在生活作风上做‘清白人’。”
路桥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韦莹谈及体会,深有感触,她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重要的修养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共产主义教育事业,以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处理个人与党组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机关第四党支部书记韦端感慨地说,通过现场聆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报告,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加强党性修养是十分必要,作为一位新任支部书记,图书馆副馆长,面对岗位的变换和岗位的需要,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新的岗位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学院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长。
杨家岭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红色圣地,是共产党人历久弥新的精神高地。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领袖及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这里的山峦沟壑到处都显现当年仁人志士艰苦奋斗的遗迹。
现场教学之后,各位学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接受教育,走进中共七大会址,走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一孔孔窑洞、走进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这里见证了我们党的历史上无数重大事件,留下了值得共产党人永远汲取的精神财富。
站在这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红色土地上,思绪万千,激情澎湃,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大家久久驻足,倾听历史的回音。
管理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耿兴云兴奋地说,今天我有幸参观了杨家岭革命遗址,在我迈入中央大礼堂之时,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七大召开的宏伟场景,那是一次团结革命力量的盛宴,那是一次我党革命发展重要的奠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造了奇迹,我深深感受到其魅力。
党委工作部党务干部梁科说,通过参观学习,深切的感受,是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高校教师、党务工作者,我们应该自觉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把个人理想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努力学习、工作,服务师生,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路桥工程党总支书记韦秋平表示,置身于革命圣地,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通过学习、参观、讨论,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肩负起时代和组织赋予的光荣使命,积极投身到立德树人和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实践中。
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伍建军认为,这次来延安,每来到一处,都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洗礼,都能感受到这里处处闪耀着革命的火花。 他说,这次学院下了大决心,组织了几十号人大老远来到这里学习,就是下功夫加强干部培训,提高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学院的发展。作为一名老党员,希望大家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大力发扬延安精神,注重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 ,弘扬优良作风,向先进典型看齐,困难面前不低头,压力面前不退缩,勇于担当,负重拼搏,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岗位工作新局面。
打下江山艰难,守好江山不易。新形势下, 精神懈怠、消极腐败的风险不容小视。
对于这个时代课题,作为纪检干部,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刘爱英认为,要坚守政治“底线”,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一种自觉、一种常态,在今后生活工作中,更加敬畏法律、敬畏党纪党规,自觉筑牢拒腐防表的思想防线,常思贪念之害,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党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