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 交院要闻 - 正文

(党委学工部 讯 罗旭/文)11月5日,教育部组织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主持会议。

我校作为全国唯一高职院校代表参会。校长李文勇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分享了学校就业工作创新举措与成效,获与会领导和代表高度评价。

在发言中,李文勇校长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分享了2025年学校以专业适配产业为基础,实施就业帮扶精准指导的做法和成效。一是坚持专业适配产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全面对接智能建管养、新能源汽车、多式联运等行业需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无人机测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裁撤传统专业,调整岗位需求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与岗位适配度。二是推动产教共同体赋能,增强就业合力。实体化运作广西交通运输职教集团、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南宁市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由行业主管部门主办我校承办全区交通行业大型招聘会,345家优质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877个,满足2025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三是培养双向国际化技能人才,服务企业出海需求。依托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实施“校-校-企-企”跨境产教融合双向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向越南、印尼等国家中资企业输送480余名毕业生,为东盟培训本土技能人才1000多人。四是构建精准指导帮扶体系,提升就业服务力。组建“就业引领、就业指导、行业导师”三支指导团队,压实四级责任。针对就业重点帮扶群体,建立“就业需求、帮扶资源”双台账,一生一策、供需对账。实施“专场招聘、访企拓岗、宏志助飞、创业服务”四大行动,对接企业330余家,提供定制岗位约2100个;邀请30多家行业企业设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精准服务超5000人次,提升就业供需匹配度。

李文勇校长分析研判了当前行业发展和就业形势时指出,交通运输行业转向高水平运营管理阶段,大型基建工程项目趋少,岗位需求明显减少,同时“大基建”向“大管养”转段,养护、运营管理等方向产生了新的岗位需求;交通数智化转型升级、企业出海,对技术技能人才和国际高技能人才也有新需求。他表示,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2026届就业工作部署要求和本次会议精神,压紧压实“434”就业工作体系,积极访企拓岗促进毕业生就业。一是打造“低空+AI”交通“微专业”集群,提高就业竞争力。二是围绕平陆运河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重大工程,组建人才培养专班实施精准就业。三是强化共同体就业功能,承办交通行业大型双选会,确保400家以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单位参会,满足2026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再提升。

此次座谈会以现场会形式在北京召开。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部分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招聘机构和高校有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上一篇: 学校党委书记陈湘如率队赴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调研

下一篇: 李文勇校长会见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