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 交院要闻 - 正文

(东盟国际学院、党委宣传部 讯 杨洁、兰东宇/文)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主题,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合作搭建重要平台。期间,学校立足交通运输专业优势,紧扣“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需求,通过高层对话、项目签约、平台共建等多元举措,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交出亮眼答卷,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对接需求跨国合作落地有声

作为服务中国—东盟“硬联通”与“软联通”的职教力量,学校在此期间精准对接东盟国家发展需求,推动多项合作项目落地。9月12日,柬埔寨劳动与职业培训部国务秘书谢顾所一行到访学校,与学校党委书记陈湘如围绕交通运输领域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深入磋商。双方聚焦柬埔寨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就技术技能培训、实训室建设、标准共建达成共识,为中柬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人才培养项目落地铺平道路,这也是学校服务东盟国家产业发展的又一务实举措。

会议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陈湘如与柬埔寨代表团合影

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上,教育部及东盟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人共同见证合作签约。校长李文勇代表学校,分别与吉隆坡科技大学签署中马智慧交通工匠学院共建协议,与越南河内学院签订“1+1+1”跨境人才培养及中资企业员工培训协议。两项协议的签订,不仅拓宽了学院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维度,更构建起“培养—就业—服务”一体化的跨境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校长李文勇代表学校分别与吉隆坡科技大学签署中马智慧交通工匠学院共建协议,与越南河内学院签订“1+1+1”跨境人才培养及中资企业员工培训协议

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区域合作合力

聚焦交通领域数智化发展趋势,学校主动牵头搭建合作平台,凝聚中国与东盟国家院校、企业的协同力量。9月16日,学校成功承办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AI赋能交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平行会议,并在会上牵头成立“中国—东盟交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该中心吸引来自东盟国家的30余家院校与企业加入,将围绕交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中国—东盟交通领域数智化合作的“新引擎”。

中国—东盟交通人工智能合作创新中心成立

同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5个国家的9所高校及企业代表走进学校,实地考察低空交通创新应用中心、路桥“教学工场”、智慧化建管养中心、数智建造国际产教融合基地等实训平台。在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室,代表们详细了解“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围绕交通工程、无人机应用、智慧教育等领域合作展开座谈,进一步夯实了学校与东盟国家院校、企业的合作基础,为后续开展实质性合作奠定良好氛围。

来自东盟国家的9所高校及企业代表走进我校实地考察国际产教融合基地等实训平台

分享经验助力职教“出海”提质

依托多年深耕中国—东盟职教合作的实践经验,学校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兄弟院校提供可借鉴的“出海”方案。9月18日,越南河内国际学院代表团到访,双方就服务在越中资企业人才培养展开交流。学校副校长邱实提出中越高校应强化资源共享,共同满足在越中资企业人才需求。这一建议得到越方代表团的高度认可。

学校副校长邱实与越南河内国际学院代表团合影

9月19日,学校承办的职业院校“职教出海”骨干人员研修班开班,来自云南省24所职业院校的32名国际交流负责人参训。培训中,汽车工程学院林明松教授以《“校校企企四方协同”共建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学校“双高”专业建设与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国际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围绕涉外项目运营、经验总结等内容展开讲解,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为参训院校提供 “职教出海”的实操经验,助力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

学校与云南职业院校分享职教出海经验

从高层对话到项目落地,从平台搭建到经验分享,学校在第22届东博会期间的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职业院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主动担当,更以务实行动推动中国—东盟职教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职教力量。

一审一校:许少川

二审二校:林  波

三审三校:韦  耀

 

上一篇: 自治区党委第十三巡视组巡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下一篇: 我校承办首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无人技术应用安全培训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