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怀进鹏部长与刘宁书记在北京工作会谈精神,根据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同印发的《推动产教集聚融合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实施方案》要求,自治区教育厅于2023年8月启动了首批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特色项目遴选工作,并于2023年9月在第七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期间公布了首批14个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依托自治区双高专业群“新能源汽车专业专业群”与深度合作单位广西汽车集团联合其在越南的业务合作单位越南太平兴盛股份公司和越南太平大学共同申报的“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下称“中越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成为首批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现代工匠学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协助广西汽车集团新签订700台非道路车成套零部件(简称KD件)出口协议,产值达3500万元,形成了有力的“助企出海”的力量。二是面向越南的合作伙伴越南太平兴盛公司、同安高科技学院等完成技术技能培训610人次。三是推动新能源观光车、高尔夫球车生产线在越南太平兴盛公司投产。四是与越方院校、企业共同开发了适合越南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标准2个、课程标准7个、教学装备2套等,并培养越方教师37人。五是指导合作院校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规划建设。
2024年11月,广西教育厅厅长刘友谊同志等到中越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考察并指导工作,给予高度肯定。2024年12月,中越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在广西教育厅组织的中期评估检查中获评优秀等级。
“校校企企、四方协同”的现代工匠学院共建模式。中方院校(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越南当地院校,携手中国和越南两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建现代工匠学院,根据中越双方企业在越南的人才需求、技术技能培训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落地需求等,联合开展学历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技术攻关研究,带动合作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为中越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培养本土人才,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当地的长远发展。
覆盖全产业链的“1中心3分院”建设格局。基于越南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以胡志明市、河内两个核心城市为支点,形成“1中心3分院”格局。即在越南太平省(靠近河内)太平兴盛集团建设1个综合技能培训中心,在越南太平大学建设1个总装分院,在越南河内的交通运输技术大学和越南平阳省(毗邻胡志明市)同安高科学院建设2个维保分院。通过现代工匠学院“1中心3分院”的建设,覆盖了越南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试验(前端)、维护与保养(后端)的人才培养,为中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技术、标准、资源、装备“五位一体”的职教出海机制。通过派出骨干教师赴越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师资培养、现场指导、任课教学等方式,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职教标准在越南的落地应用;开发双语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装备等,推动国际化资源共建共享。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经验,指导越南同安高科技学院规划建设20000㎡“越—中新能源汽车实训大楼”;参考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标准协助越南同安高科技学院、交通运输技术大学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越南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蓝海区域,“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聚焦服务新能源汽车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小而美”的国际合作项目,助力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为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力量。2025年,“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将重点在学历教育合作上取得突破,力争实现中越联合招生、开展中越双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