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从党建先锋到育人标杆:我院实现省部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突破”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2   浏览: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结果,由智能建造与低空技术学院魏炜教授领衔的无人机测绘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实现了学院在省部级教学团队认定上“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这一荣誉的背后,是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路径——从党建引领到技术服务,再到教学转化,魏炜教授带领团队一步步走实走深,构建起“党建+技术+教学”三链融合的育人新生态。

一、党建引领:强根铸魂,筑牢“强国行”使命担当

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团队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团队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团队建设的核心动力。团队所在的党支部入选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团队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联合企业、乡村、社区等多个党支部,开展技术帮扶、思政研学、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团队牵头开发数字化红色资源库,建设多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在线精品党课,真正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这种“强引领,双带头”的基层党建模式,为后续的技术攻关与教学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二,技术服务:匠心淬炼,争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魏炜教授聚焦基础设施数字化、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前沿领域,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社会服务,团队成功入选“广西交通运输系统魏炜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近三年来,工作室服务企业14家,完成技术项目18项,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00余人,为学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2万元。团队深度参与广西低空交通创新应用中心、广西基础设施三维数字孪生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发的数字孪生流域系统大幅提升项目管理效率,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工作室不仅成为技术转化的“桥头堡”,更成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培养的“练兵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体化运行。

三、教学转换:创新育人,打开职教改革新范式

在扎实的党建基础与技术积累之上,团队将成果系统性转化为教学资源与育人模式,牵头构建“科技平台+教师团队+学生社团”三维协同机制,推出“传统课堂管基础、第二课堂筑特色”的教学模式,着力破解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难题。

团队开发国家级、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联合企业开发实训项目25项,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人。此次获批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既是对其教学改革成效的认可,更是对“党建引领技术服务、技术提升带动教学改革”发展路径的肯定。

结语:从0到1,是一条路,更是一种信念

团队负责人魏炜教授常说:“党建是引擎,技术是车轮,教学是道路。三者协同,才能行稳致远。”从“强国行”党支部到“劳模工作室”,再到“教学创新团队”,他带领团队一步步实现了从“党建引领”到“教学输出”的跨越,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院样板”。

这不仅是一个团队的荣誉,更是一种模式的成功探索——它证明,只有将党建、技术、教学三者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职业院校的使命与担当。


上一篇:我校这项非遗教学成果代表广西进京参展

下一篇:每天认识一个专业丨解锁智能建造,数字筑就未来——建筑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