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初到即融入,实干见真章——记录鲍桂勇驻村工作成效

发布日期:2025-05-23    作者:鲍桂勇、杨晓华     来源:     点击:

(路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近日,路桥工程学院教师鲍桂勇受学校选派,奔赴东兰县大同乡天然村,正式开启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征程。自到任以来,鲍桂勇同志迅速完成角色转换,秉持着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深入基层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道路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深入走访调研 精准谋划产业发展蓝图

驻村工作开展初期,鲍桂勇同志便将了解村情民意作为首要任务。他马不停蹄地深入帮扶农户家中,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详细询问村民在生产经营、家庭收入、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与心声。在走访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生猪养殖产业在当地农户增收中占据重要地位,随即多次前往生猪养殖场地,实地查看养殖圈舍环境、饲料储备与喂养情况,与养殖户深入探讨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与难题。通过广泛收集信息、分析研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他与村民共同谋划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路径,从养殖规模扩大、疫病防控体系完善、销售渠道拓展等多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农户增收致富积极探寻有效途径 。

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全力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天然村受地理环境制约,地处石山区,山体岩石风化严重,在雨季等特殊天气条件下,山体落石现象频发,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严重威胁着村民的出行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鲍桂勇同志深知生态环境保护与道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主动联合村“两委”干部,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开展全面细致的环境污染排查工作。在走村入户排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道路上存在落石、堆积物等安全隐患,他总是率先垂范,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清理,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近期,受连续暴雨极端天气影响,天然村通往干兰方向的道路发生严重塌方,道路中断,给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带来极大不便。灾情发生后,鲍桂勇同志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等力量,成立抢险突击队,赶赴塌方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他现场指挥调度,协调调配机械设备和抢险物资,经过连续多日的艰苦奋战,成功抢通临时便道,保障了基本通行需求。为从根本上解决道路通行问题,他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带领村民对该路段进行拓宽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切实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依托科技赋能农业 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核心动力。鲍桂勇同志将产业发展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他与大同乡副乡长韦拥政多次深入天然村毛葡萄种植基地,实地查看毛葡萄植株生长状况、挂果情况以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园区内,他与农业技术专家、种植户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毛葡萄种植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措施、田间管理经验等,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毛葡萄种植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同时,他还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协助种植户谋划产品销售方案,探索发展电商销售、订单农业等新型销售模式,全力为今年毛葡萄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毛葡萄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

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鲍桂勇同志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角色转变。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践行初心,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高校教师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鲍桂勇同志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知识、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学校力量,与天然村全体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勠力同心,持续在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新篇章,为推动天然村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杨晓华 审核:韦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