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电商运营组赛项中,斩获两项一等奖,刷新了学院在该赛项中的一等奖数量。这一突破性成果,既是学院深化“五金工程”专业建设的标志性实践,更是以“岗课赛创”融通理念重构人才培养路径的生动体现。
重构教学模式:打造“交通数智新商科服务乡村振兴”实战育人体系。财贸系数智新商科专业教学团队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创新构建“农产品电商运营”特色课程群,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通过开发“农产品品牌孵化”、“直播助农实战”、“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三大模块化课程,联合河池市东兰县、南宁市兴宁区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村”三方实践基地。教师团队首创“任务工单+数据驾驶舱”教学法,利用电商运营模拟系统实时追踪学生决策数据,近两年累计孵化“乡村优品IP打造”、“生鲜物流成本优化”等教学案例12个,其中2个方案已被合作企业采纳应用。
锻造双师团队:搭建“四链协同”育人生态圈。依托“五金工程”师资培育计划,组建由电商运营专家、农产品品牌策划师、数据分析师组成的复合型教学团队。通过“企业轮岗+专项认证+赛教融合”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团队创新设计“农产品直播话术工坊”等特色实训项目,将职业标准与产业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学。
激活双创基因:培育“五新特质”职业人才。在“五金工程”框架下,专业群构建“新思维、新技能、新视野、新担当、新作为”的“五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每日助农直播间”“电商运营数据擂台”等常态化训练机制,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快速应变能力。本次参赛团队在直播策划环节创新设计“壮族非遗文化+广西特色农产品”沉浸式场景,在运营方案中融入区块链溯源技术,其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获评委组“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担当”的高度评价。
成果反哺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此次成绩的突破不仅是竞赛成绩的飞跃,更是“五金工程”建设成果向产业服务的有效转化:获奖团队设计的“县域农产品电商标准化流程”已纳入地方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体系;竞赛孵化的“农产品智能选品系统”获企业联合研发立项;学生主导的“交院甄选大学生助农电商服务站”累计服务4个乡镇,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120万元。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近两年毕业生涉农电商就业率达32.3%,为区域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
成绩的获得标志着学院“五金工程”建设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未来,财贸系数智新商科专业群将持续深化“数农商创”四维融合育人模式,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培养更多懂农业、通商业、精数据、善创新的复合型电商人才,为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