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上午,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国际中文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园湖校区隆重举行。培训由东盟国际学院联合汽车工程学院、通识教学部共同举办,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覃成强教授、汽车工程学院、通识教学部和东盟国际学院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
东盟国际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杨红成介绍了学校在招收留学生和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近年来学校以国家“双高”为建设目标,依托优势专业开展了丰富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他指出,无论是来华留学教育还是境外办学项目,国际中文教育都是重要的基础与突破口。较好掌握中文和专业技能的国际学生在境外中资企业尤其受欢迎,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是我校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关键环节。下一步,学校将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积极拓展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合作办学项目,以现代工匠学院、中文工坊和鲁班工坊等形式在境外推进开展学历教育和“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主动服务境外中资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学校创职业本科贡献国际化力量。

杨红成副院长介绍国际交流情况
通识教学部党总支书记梁科指出,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纽带。通识教学部始终致力于推动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互鉴的深度融合,在中文教学方法创新、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他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传递不同文化间的尊重与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感受中国与世界各国“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深厚情谊。

梁科书记发言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刘学军结合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的建设情况和汽车工程学院的国际化经验发表讲话。他指出,比亚迪等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市场快速扩张,既懂中文又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随着国际产能进一步向东盟国家转移,中文+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因此,无论是国际中文教师还是专业教师在职教出海的浪潮中,都大有可为。

刘学军院长发言
据悉,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创新融入AI教学工具应用等前沿内容,特别设置“跨文化交际”“东盟国家教学策略”等模块,着力破解中文教师“如何引导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等教学实践难题。
开班仪式后,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覃成强教授为参训学员授课。

集体合照

覃教授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