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晓小L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办法联系小L和他家长,但由于小L提供家长的信息有误,没能及时联系上小L家长,无法的告知小L情况。焦急万分之时,在早上八点半左右,手机传来了小L的信息,表示下午返回学校。确定小L同学仍安全,于是再次拨打小L电话,在电话询问他所在的位置,但小L保持着沉默。在几次表示可以帮助他,很担心他之后,才告知他所在的具体位置,随即便安排班级学生干部一起陪同下,接小L同学平安返回学校。
回到学校后,连同心理中心老师对小L进行交谈,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责备的语气,但在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小L几乎都是保持着沉默且小声哭泣,情绪不佳。后来我们告诉小L,在这里是可以尽情地释放情绪并且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慢慢的,随着小L状态逐渐放松下来,我们的谈话,聊了家庭、感情、学习等方方面面,能感受到小L对我们的态度是不信任的,且只想快速结束此次谈话。
2.真心相待,获取信任
经过心理老师的耐心交流,小L慢慢敞开了心扉并同意后续遇到问题及时联系老师,但此时的小L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做好工作的前提基础就是让他产生足够的信任感。为此采用了以下方法:(1)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没有经历过他这样的事情,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是自己也曾经看过类似的情况,且能够体会到这种感受,让学生获得尊重感,从而获得小L的信任。(2)选择安静、轻松、舒适环境交谈。在回宿舍的路上,让小L觉得与我交流很轻松,很温暖。(3)与小L约定,遇到任何问题,随时与我联系,对所有交流内容也会当成秘密守口如瓶。积极引导他将自己的痛苦说出来,与他一起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
3.提供支持,家校共育
学校心理中心建议小L应由家长带去正规医院检查,但由于小L内心的抗拒加上小L家长来校还需要几天时间,为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在家长到校前,要全力保护学生,做好监护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在合理的情况下,对小L形成了24小时的监护,并且把握住学生家长到校前的“危险时间点”,安排宿舍长和学生干部在关键时间点一定要协同全程陪伴,同时叮嘱他们不要询问小L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并对小L的事件进行保密,发现新情况立即报告,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家长到校后,将掌握情况告知家长,并建议家长陪同小L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康复后再返回校园学习和生活,家长表示认同,但小L不愿去医院检查,针对小L不愿去医院检查,从正确看待心理咨询方面引导并分析去医院检查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咨询或诊疗的意识,最后小L答应前往医院检查,办理相关手续后,其家长将小L带离学校就诊,最终小L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需要休学一年配合治疗,一年后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4.用爱帮扶,后续跟进
小L回家后,也偶尔与其通过电话或者QQ的方式谈心谈话,提醒他积极治疗并叮嘱小L的朋友多与他联系。同时也与他家长沟通,了解小L的近况,也提醒家长一定要多给予小L关心、关注、关爱。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治疗大半个月后,在5月19日晚上22点半,接到小L姐姐着急的电话:“老师,小L从早上出门到现在也没回家,又一直联系不上,怎么办,你能帮忙联系吗?”听到失联的消息,一样是焦急万分,即使小L是在家里发生的事情。在连续拨打小L电话的时候,小L突然回了一条消息:老师,我想回学校住几天,可以吗?看到消息,即刻给小L回拨电话,这次,小L接听了。手机传来的是他颤抖的声音还伴随着风声和水浪声:“老师,我想回学校,不可以的话,你就……见不到我了。”“老师,我在河里,以后就见不到我了。”紧急情况下,紧张和害怕也覆盖着我,但能感觉到,学生对我有些信任感,至少会给我发消息,接了我的电话。“小L,老师要感谢你愿意找我”、“小L,我知道你现在痛苦着,你是不是遇到困难了,老师说过会想办法帮你,需要老师为你做什么?”、“小L,你答应过老师是不会做傻事的”“风太大,我听不清楚你说些什么,你可以先上岸边吗?”,“小L,不要挂电话,告诉我你在哪,你应该饿了,我给你送点吃的。”最终,小L给了地址,随即便发给了他的家人,在他家人没到之前,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但小L几乎都是沉默不语。过了15分钟左右,从电话那头听到了他家人的声音,此刻心情似乎是卸下了几千斤的包袱。小L情绪不太稳定,通过电话建议家长对小L一定要24小时监护,并且找机会一定要再去一趟专业医院,将情况告诉医生。随后的时间,我还是偶尔也会通过QQ联系小L和他家长,了解到学生积极配合治疗,情绪得到了一定的平复,他也很希望能再回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