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系教师党支部(原教工第一党支部)
【三全育人 擎力担当】用心关爱,真诚以待,心理育人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4-10-15      发布者:      点击量:

为全面展示汽车工程学院自获得“三全育人”示范院系A类建设项目以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与学院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相融合,紧扣“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建设标准,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汽车专业特色的育人成效,学院集中开展“三全育人 擎力担当”系列宣传。

系列宣传聚焦汽车工程学院全员秉持“党建铸魂、匠心聚力、行业赋能”的育人理念,围绕“高质量党建培育高素质人才”轴心,完善“产教融合,双擎混动”的校企双主体联动育人体制,创新“思说行创,四轮齐驱”的育人载体,打造“擎力青年”育人品牌,在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示范建设项目中形成的典型案例、特色经验,以期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擎力方案”。

图片

一、案例背景


图片

小L是大二专科生,来自贫困家庭,是家里年龄最小的小孩,其父亲因为债务问题在他很小的时候远离家乡,因为家中姐姐在学校所在城市,周末偶尔会到姐姐家,但也很少主动和家里人沟通。一直以来,小L在班上或是宿舍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好的朋友就是高中的舍长(来电同学),成绩一般,个子瘦小。

2023年4月11日早上八点左右,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老师你好,我是小L的同学,你联系一下小L的家长吧,可能他已经不在了……”,伴随电话那头急促的声音,此刻的心情一下就紧张起来。在与来电同学的交流中,得知小L同学明显有透露出结束生命的想法和行为,并将自己的私人物品留给同学,同时还发现小L同学微信朋友圈发了告别人世的动态。通话结束后,立即确认事情的真实情况,随后启动了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启动后,经过各方面的交流了解到,小L因为感觉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别取向,不敢同家人、老师、朋友诉说,担心受到身边人的耻笑,因此出现情绪失落,甚至消极厌世,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在学校领导和心理中心的指导下,与小L家长取得联系,并建议家长陪同小L前往医院诊断治疗,入院时小L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建议休学一年,治疗后再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图片

二、案例概述与应对


图片

 1.风险评估,立即行动  

在知晓小L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办法联系小L和他家长,但由于小L提供家长的信息有误,没能及时联系上小L家长,无法的告知小L情况。焦急万分之时,在早上八点半左右,手机传来了小L的信息,表示下午返回学校。确定小L同学仍安全,于是再次拨打小L电话,在电话询问他所在的位置,但小L保持着沉默。在几次表示可以帮助他,很担心他之后,才告知他所在的具体位置,随即便安排班级学生干部一起陪同下,接小L同学平安返回学校。

回到学校后,连同心理中心老师对小L进行交谈,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责备的语气,但在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小L几乎都是保持着沉默且小声哭泣,情绪不佳。后来我们告诉小L,在这里是可以尽情地释放情绪并且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慢慢的,随着小L状态逐渐放松下来,我们的谈话,聊了家庭、感情、学习等方方面面,能感受到小L对我们的态度是不信任的,且只想快速结束此次谈话。


 2.真心相待,获取信任  

经过心理老师的耐心交流,小L慢慢敞开了心扉并同意后续遇到问题及时联系老师,但此时的小L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做好工作的前提基础就是让他产生足够的信任感。为此采用了以下方法:(1)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没有经历过他这样的事情,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是自己也曾经看过类似的情况,且能够体会到这种感受,让学生获得尊重感,从而获得小L的信任。(2)选择安静、轻松、舒适环境交谈。在回宿舍的路上,让小L觉得与我交流很轻松,很温暖。(3)与小L约定,遇到任何问题,随时与我联系,对所有交流内容也会当成秘密守口如瓶。积极引导他将自己的痛苦说出来,与他一起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

图片


 3.提供支持,家校共育  

学校心理中心建议小L应由家长带去正规医院检查,但由于小L内心的抗拒加上小L家长来校还需要几天时间,为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在家长到校前,要全力保护学生,做好监护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在合理的情况下,对小L形成了24小时的监护,并且把握住学生家长到校前的“危险时间点”,安排宿舍长和学生干部在关键时间点一定要协同全程陪伴,同时叮嘱他们不要询问小L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并对小L的事件进行保密,发现新情况立即报告,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家长到校后,将掌握情况告知家长,并建议家长陪同小L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康复后再返回校园学习和生活,家长表示认同,但小L不愿去医院检查,针对小L不愿去医院检查,从正确看待心理咨询方面引导并分析去医院检查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咨询或诊疗的意识,最后小L答应前往医院检查,办理相关手续后,其家长将小L带离学校就诊,最终小L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需要休学一年配合治疗,一年后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4.用爱帮扶,后续跟进  

小L回家后,也偶尔与其通过电话或者QQ的方式谈心谈话,提醒他积极治疗并叮嘱小L的朋友多与他联系。同时也与他家长沟通,了解小L的近况,也提醒家长一定要多给予小L关心、关注、关爱。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治疗大半个月后,在5月19日晚上22点半,接到小L姐姐着急的电话:“老师,小L从早上出门到现在也没回家,又一直联系不上,怎么办,你能帮忙联系吗?”听到失联的消息,一样是焦急万分,即使小L是在家里发生的事情。在连续拨打小L电话的时候,小L突然回了一条消息:老师,我想回学校住几天,可以吗?看到消息,即刻给小L回拨电话,这次,小L接听了。手机传来的是他颤抖的声音还伴随着风声和水浪声:“老师,我想回学校,不可以的话,你就……见不到我了。”“老师,我在河里,以后就见不到我了。”紧急情况下,紧张和害怕也覆盖着我,但能感觉到,学生对我有些信任感,至少会给我发消息,接了我的电话。“小L,老师要感谢你愿意找我”、“小L,我知道你现在痛苦着,你是不是遇到困难了,老师说过会想办法帮你,需要老师为你做什么?”、“小L,你答应过老师是不会做傻事的”“风太大,我听不清楚你说些什么,你可以先上岸边吗?”,“小L,不要挂电话,告诉我你在哪,你应该饿了,我给你送点吃的。”最终,小L给了地址,随即便发给了他的家人,在他家人没到之前,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但小L几乎都是沉默不语。过了15分钟左右,从电话那头听到了他家人的声音,此刻心情似乎是卸下了几千斤的包袱。小L情绪不太稳定,通过电话建议家长对小L一定要24小时监护,并且找机会一定要再去一趟专业医院,将情况告诉医生。随后的时间,我还是偶尔也会通过QQ联系小L和他家长,了解到学生积极配合治疗,情绪得到了一定的平复,他也很希望能再回学校学习。

图片

三、案例总结与反思


图片

小L的父亲从小就不在他身边,缺乏父亲给予的培养、关爱,缺乏与家人交流沟通,长此以往,会缺乏安全感,产生孤僻性格。不喜与人交流,长时间独来独往,成绩相对落后,作为辅导员,对于此类学生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这个案例得到几点启示:


 1.积极关注,构建师生信任关系

每个学生无论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成绩怎样,都有被他人积极关注的需要。作为位居于一线的辅导员,当学生产生困惑时,会最先与辅导员取得联系。辅导员应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给予理性支持、鼓励和陪伴,让学生感受温暖,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安全感,从而信任老师,为后续心理疏导、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要有爱心和耐心,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真心”,使其放下防备,敞开心扉,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健全社会支持,形成危机应对合力  

辅导员要不断健全家校沟通渠道,精准掌握家长联系方式。当学生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告知家长。同时对特殊学生要经常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有效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促进家校育人合力的形成。除此之外,辅导员应当积极探索发现自己的内部资源,调动宿舍、班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形成预防与干预合力,帮助学生健全社会支持,从而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强信心,理性地面对生活。

图片

 3.持续心理帮扶,保障良好关系稳定性

持续的关注是心理干预一个重要环节。从长远来看,心理症状亦可能会反复加重。辅导员在干预心理异常学生时,需要长期在语言上多支持和精神上多鼓舞,同时也要与学生家人保持联系,提供有效建议,帮助学生早日恢复社会功能,防止心理问题加重恶化。


 4.深入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摸排,防微杜渐。要经常性深入教室、宿舍、学生活动中,认真仔细观察学生行为举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尽早识别学生心理问题,还要通过心理测评、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有既往病史或存在明显异常的学生,要纳入重点学生管理范畴并建立跟踪档案,安排心理委员与班级干部持续关注,必要时建议其到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每一个心理问题学生都是具有独有特性,因此,一线辅导员更需要潜心学习更多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与技能,努力提升探察学生潜在心理危机的敏锐性,不断探索心理问题应对的策略与方法,防患于未然,真正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